Search

#八百回合經濟談
〔#央行大灑幣?#淺談QE〕

上週的 #全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八百回合經濟談
〔#央行大灑幣?#淺談QE〕

上週的 #全球降息潮 一文中,政經八百有簡單提到 QE aka 量化寬鬆政策,今天我們就來更全面地介紹 QE,以及為何 2008 年的金融海嘯與今年一連串的市場波動,都不約而同看見 QE 的身影呢?

▌前情提要

上週的 #全球降息潮 提到,當國家的基準利率已經很低,甚至達到所謂的零利率下限(Zero Lower Bound)時,增加貨幣供給量,反而會陷入流動性陷阱。

因此央行透過大量買入各式長天期債券,為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,讓銀行的借貸窗口不致關閉,也讓企業能夠有足夠的流通資金。

今天這篇文章,我們就來更深入觀察 QE 的實際作法, 以及 QE 為什麼那麼重要!

▌美國的 QE

以美國為例,QE 通常購買的是美國公債(Treasury)及房貸抵押證券(MBS),以每月固定金額的購買量,避免過多資金的挹注引爆通膨。

同時,透過購買證券來拉平殖利率曲線的後端,藉此壓低房貸利率以及企業舉債的成本,給予市場喘息的空間。

▌歐洲的 QE

歐洲央行(ECB)稱其為資產購買計劃(Asset Purchase Program),購買的資產包括各成員國公債、資產擔保證券(ABS)以及信評較高的債券。

▌日本的 QE

日本身為全球第一個採取QE的國家(2001年),除了收購長天期日圓債券外,近年也將ETF納入購買的範圍,希望透過資金流入 ETF 市場,藉此帶動底下一籃子證券的流動性。

▌近期 QE 的影響與重要性

而近期美國聯準會 Fed 宣布的無限量 QE,其實不光光是針對疫情帶來的市場衝擊。

觀察美國公債的買賣價差可以發現,以往被視為無風險資產而成為全球流動性最高的資產—美國公債,幾乎呈現流動性枯竭的狀態。

簡單來說就是,想買的人找不到人買,想賣的人也賣不出去,長天期的情況更是嚴重,瘋狂擴大的價差即是證明。

而美國公債的殖利率是全球許多固定收益商品訂價的標準,當 treasury 本身就有很混亂的定價時,投資人便無法信任各項金融資產的價格,進而為市場添加更大的不確定性。

這也是為甚麼 Fed 為什麼必須持續挹注流動性。除了無限制的購買 treasury 和 MBS 以外,傳出目前規模較大的債券 ETF 也將是購入的目標。

同時 Fed 也與各國央行簽定貨幣互換協議,讓目前「追逐美元」的情況下,美元流動性也能維持著,以及各項貨幣挹注計畫,Fed 這次可說是讓百寶箱中的道具傾巢而出。

▌結語

這波全球市場的慘跌,讓許多投資人磨刀霍霍準備接刀,政經八百也提醒壯士們,要持續關注疫情的情況,以及各國央行的政策動向,以免抄底不成反被抬出場。

最後,比投資更重要的是,希望大家這段時間要保持身體健康,盡量避免群聚或出入擁擠的場所,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,這樣進場投資也才會有意義喔!

#經濟 #經濟學 #台灣 #科普 #科普經濟學 #政經八百 #總經 #economics #肺炎 #COVID19 #coronavirus #fed #歐盟 #利率 #降息 #美國 #新冠肺炎 #疫情 #投資 #美股 #台股 #QE #交易 #懶人包

🙌去我們的IG看看:
https://instagram.com/p.e.800?igshid=16zndh0k6c3ai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“不再與世界大小事擦肩而過” 政治|經濟 科普理論×時事探討 每週二、五、日上線
View all posts